中國農業網 發布時間:2020-10-12 16:18:13 信息來源:
截止2020年10月9日的一周里,全球飼糧市場價格大多上漲,主要原因是美國玉米出口銷售旺盛,南美玉米產區天氣干燥令人擔憂,美國農業部發布的10月份供需報告利多,國際原油期貨堅挺上揚。
周五,芝加哥期貨交易所(CBOT)2020年12月玉米期約比一周前上漲15.25美分,報收395美分/蒲。美灣2號黃玉米報價為每蒲466.33美分,比一周前上漲21.08美分。EURONEXT交易所的2020年11月交割的玉米期約報收176.50歐元/噸,比一周前上漲5.75歐元。阿根廷玉米在上河的現貨報價為204美元/噸,比一周前上漲4美元,FOB價格。大連商品交易所2021年1月交割的玉米期約報收2,525元,比節前上漲74元。
本周國際原油期貨上漲,因為颶風Delta正在接近登錄美國墨西哥灣海岸。美國安全環境執法局周五估計,受颶風影響,墨西哥灣原油產量的91.55%已經關停,此外還有62.71%的天然氣產量關停。周五美國紐約期貨交易所原油期貨市場11月輕質原油期約報收40.60美元/桶,比一周前上漲9.6%。全球基準的布倫特12月原油期貨報收42.85美元/桶,比一周前上漲9.1%。
周五,ICE交易所美元指數報收93.06點,比一周前下跌0.8%。
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周報顯示,截至10月4日,美國玉米收獲25%,略高于五年同期均值24%,低于分析師的預期。本周中西部地區天氣整體良好,有利于玉米收獲推進。
美國農業部發布的10月份供需報告顯示,2020/21年度美國玉米產量預計為147.22億蒲,比上月預測值低1.78億蒲,因為收獲面積數據下調,單產數據略微下調到每英畝178.4蒲。******行業的玉米用量數據下調5000萬蒲。2020/21年度玉米期末庫存預估下調了3.36億蒲,至21.67億蒲。2020/21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庫存預計為3.005億噸,比上月預測值低630萬噸。
美國農業部出口檢驗周報顯示,截至10月1日的一周,美國對中國裝運344,620噸玉米,相當于當周總量的40%。在2020/21年度的第一個月,美國玉米出口檢驗總量為367萬噸,同比增長81%。美國農業部在10月份供需報告里預測2020/21年度美國玉米出口量同比提高30.8%。
美國農業部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,截至10月1日的一周,美國2020/21年度交貨的玉米凈銷售量為122.6萬噸,與市場預期一致,遠高于上年同期。本年度迄今美國玉米出口銷售總量約為2580萬噸,較上年同期的1000萬噸增長158%。
南美農業專家邁克?科爾多涅博士稱,上周五巴西南部圣卡塔琳娜州玉米價格達到每袋70.50雷亞爾,約為5.80美元/蒲,未來兩個月玉米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。巴西南部各州的玉米產量無法滿足國內需求,要依靠南馬托格羅索州、馬托格羅索州和戈亞斯州的玉米來填補缺口。科爾多涅博士預計玉米價格將繼續上漲,直到12月下旬開始收獲一些全季玉米(也稱之為首季玉米)。圣卡塔琳娜的玉米價格預計將在10月底逐步上漲至每袋73.00雷亞爾(每蒲6.03美元),到11月底漲至每袋75.00雷亞爾(每蒲6.45美元)。到12月底時,巴西將開始收獲一些全季玉米,但是在1月份更多玉米上市之前,玉米供應可能不足以壓低價格。
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(BAGE)預測2020/21年度阿根廷玉米產量可能為4700萬噸,同比減少8.7%,因為播種面積減至630萬公頃,低于2019/20年度的650萬公頃,而且干旱天氣影響大部分的農業產區。拉尼娜現象可能造成阿根廷的干旱更為嚴重。如果干旱狀況持續下去,早播和晚播玉米的單產可能都會減少。
俄羅斯農業部長德米特里·帕圖謝夫本周表示俄羅斯可能在2020/21年度(7月至次年6月)的下半年實施谷物出口配額。今年4月1日到6月30日期間,俄羅斯實施700萬噸的谷物出口配額,涵蓋小麥、大麥、黑麥和玉米,但是沒有具體區分各品種的配額。
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周四預計2020/21年度巴西玉米產量將達到創紀錄的1.052億噸,同比增加2%,因為單產調高抵消了播種面積的下滑。玉米播種面積預計為1850公頃,同比下降0.2%,但是單產預計提高到每公頃5.69噸,同比提高2.8%。
周一歐盟委員會稱,本年度歐盟玉米進口量將升至2000萬噸,因為干旱導致玉米低于平均水平。歐盟委員會官方預測歐盟27國在2020/21年度將進口1900萬噸玉米,高于上年的1840萬噸。但是由于全球玉米產量預計創紀錄,可能進一步提振玉米作為飼料的消費。歐盟委員會在短期農業展望報告里稱,本年度玉米進口可能達到2000萬噸,以彌補國內產量降低。上個月歐盟將今年歐盟玉米產量預測值調低到6310萬噸,低于8月份預測的7020萬噸,比上年減少近10%,比過去五年均值減少3.7%。歐盟委員會在周一的報告里指出,羅馬尼亞玉米產量因為干旱而大幅減產。
聲明:本網部分文章轉自互聯網,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權利,請告知本網處理。電話:010-62110034
中國農業網(www.tpqmbj.tw) 官方微信公眾賬號:zgnyweixin
掃一掃 關注微信 了解農業天下事